9月17日,“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开幕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重庆市大足区委书记陈一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幸军等出席。
据了解,此次特展共展出文物82件(套),涵盖从宋代到明清时代的石制文物66件,以及3D打印、多维扫描制作的大足石刻新展品,对大足石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展现。
此次特展分为4个单元。“发现之旅”单元通过大量图片展示了大足石刻的发现历程和研究历史;“蜀道大足”单元讲述唐末以后大足地区开龛造像的代表人物和事迹,重点展示了原位于大足石刻宝顶山小佛湾石窟的南宋释迦牟尼像;“镌岩妙相”单元展示了大足石刻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大区域的石刻特点,解析大足石刻的发展脉络、造像内容、造像表现形式等;“承故焕新”单元解析大足石刻的保护历史、修复技术,展示与推广工作。
特展开幕前,举办了《天下大足》主题发布活动,发布了《天下大足》音乐短片和球幕电影,并邀请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担任大足文旅发展总顾问。
单霁翔表示,要积极利用科学手段修复、保护、研究和利用大足石刻,防止石质文物的风化,还要加大对大足石刻的宣传力度,让大足石刻走进人们的生活。
据了解,大足石刻被誉为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的发现将中国石窟艺术兴盛的历史延长了400多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此次特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大足区政府联合主办,将持续至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