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对胡益民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号召部系统每一个人都要学习胡益民同志展示出来的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
胡益民是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机要档案处的一名青年党员干部。他的工作职责是在第一时间办理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和有关疫情防控的文电,确保疫情防控指令上传下达“生命线”的畅通高效。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反弹,我选择坚守岗位。”6月25日是中国传统的端午佳节,可是胡益民和同事一起继续投身24小时值班工作。这样的值班对胡益民来说,早已不陌生。他原本打算正月初三与返京的同事交接班后回老家。但随着疫情开始在全国蔓延,推测返京时可能会有隔离期,他便主动退掉了火车票。
大年初一,胡益民赶到单位办理紧急文电,接到全天候值守的任务。同事在初三返京后必须居家隔离十四天,为了确保工作不掉线,他毅然坚守工作岗位,独自吃住在办公室,至今累计参与长达70天的24小时值守工作,其中最长连续11个昼夜。“办公室放着一张简易折叠床,值班就睡在上面,刚开始觉得不舒服,后来也就习惯了。”他说。
机要值班是文化和旅游部的中枢岗位,连接中央与部里的机要畅通。“虽然岗位平凡,但是责任重大,不能有一点马虎,尤其接收涉及疫情的文件。”胡益民介绍,每接收一份部外文件,都需要进行登记,还要对其中涉及文化和旅游部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然后上报相关部领导审批,等部领导批示完后,再取回文件分送给各相关单位。
“和时间赛跑,确保将文件以最快速度转办落实”是胡益民每天最大的心愿。“面对疫情,我没有‘天使白’也没有‘警察蓝’,更多的是在平凡岗位上的一份不懈坚守。从春节参与24小时值守以来,文件、批示等运转办理任务加重,在部办公楼内每天需要走一万步左右,共办理文件1.5万余份。”胡益民说。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这是对工作的负责,对岗位的负责,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务员职业道德的要求。”胡益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他要负责平时三个人的工作,加班到夜里十一二点更是常有的事,并且处理的许多文件都极为重要。
胡益民说:“这个岗位要求高、责任大、工作量多,我有时做梦都梦到自己处理文件。”在这种情况下,为使工作准确无误,他总结出“三多”工作法:“多看一眼”,即台账文件都要多看一眼,防止错误或遗漏;“多想一层”,即想一想还有什么没有想到的,还有什么需要改善的,怎样能够做得更好;“多问一句”,即有些工作需要及时跟踪、关注,多问问运行到了什么程度,有没有最新的回复或反馈。在这种方法指导下,他确保了机要文件安全、高效、有序运转,做到本职工作零失误。
经过这次疫情的考验,胡益民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他说:“以往,我觉得这个岗位和工作很普通、很平凡,但这次疫情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岗位重要、使命光荣。机要值班岗位看似简单,其实对工作人员要求很高。通过工作实践,锤炼了我沉稳坚韧、积极务实的性格,做事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态度。”
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关心、家人的关爱,为胡益民枯燥的值班生活增加了温暖,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厅领导协调安排送餐,经常打电话问候,不时到办公室探望送来生活物品;机关服务局送来可口的一日三餐;身在老家的父母每天都打电话和儿子聊聊,鼓励儿子一定要把工作干好;同在北京的爱人经常送来换洗衣服、水果,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胡益民在办公室放着一根跳绳,一对哑铃。每当值班累了,他就去跳跳绳,举举哑铃,或者到楼道里走一走,放松一下。“连续值班11天的时候,到后期确实很疲惫。我害怕自己身体出问题影响工作,所以我每天简单运动运动,调节一下身心。”
经过疫情防控期间的值守,胡益民增强了自己的政治意识,确保重要政令通畅。“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家来说,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对我个人来讲,也是一次难得的考验。”胡益民说,“在我看来,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使命就是勇于担当、爱岗敬业、守土有责、履职尽责,不遗余力地干好本职工作。”
采访结束时,已经夜间10时。“该下班了吧?”记者不禁问道。“现在处里恢复了24小时值班。我和处长一替一天一夜。今天我值班。”微笑着说完,胡益民又开始埋头整理文件。
没有光芒耀眼的丰功伟业,也没有可歌可泣的感人壮举,但胡益民用汇溪成海的坚守和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描绘出青春最亮丽的风景,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